第64章(1 / 2)

宋枭 萧玄武 3695 字 19天前

张孝纯走了,王禀与楚天涯相视苦笑,都吁了一口气。

“其实张孝纯算是个不错的官了。换作是另外一个庸官俗吏,太原还没有现在这个局面。”王禀说道,“我大宋至建国伊始,便是文官带兵指挥作战。张孝纯的可贵就在于他自知不擅军事,便不来乱插嘴、瞎指挥,并统率官府全力配合军队干了许多实事。天涯,我发现你仿佛对大宋的文官们颇有成见。但你要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是保障安民还是救国救世,光凭武力都是行不通的。我大宋的读书人是有一些劣根与坏习性,但总体来讲,他们的才识和学问对于江山社稷来讲还是大有作为的。”

“学生记住了。”楚天涯点了点头,心说,王禀这话说得不错,任何时代仕人阶层都是最重要的一个群体。上层皇族通过他们来治理百姓,百姓与仕人之间更是相互制约与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仕人的思想与作为,直接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格。仕人的能力更不可低估,他们虽受皇权领导,但反过来限制皇权;他们虽然代表皇权治理百姓,同样也反应百姓的呼声与需求。

如果将一个国家比如成一个人,皇权就像是大脑,百姓是五官四肢,那么仕人就是神经枢纽!

大宋的官场风气是坏了,但根源是在皇权内部。上梁不正下梁才歪,没个好的上层建筑来领导仕人,他们想做好也难。

王禀简单的几句话,也算是给了楚天涯一个点拨:仕人阶层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是拿它来行凶还是行善,全在于使用者本身!大宋官场上各种负面的现象,其根源是在于皇权的腐朽与堕落,仕人阶层永远只能跟着皇权走。要想改变这个不利的局面,光是杀些贪官污吏、搞些变法革新都是远远不够的——唯一有效且最快捷的法门,就是重塑皇权、新建一个上层政体来重新引导仕人阶层。

简而言之,那就是改朝换代!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以下这个现象了——每当一个朝代与政权新立时,政治总是清明且向上的;一但呈平日久人心思惰,执掌最高权力、享受最多福利的上层建筑总是最先腐化,从而引导仕人阶层也逐步走向堕落,政治局面便会无可避免的趋于黑暗与腐败。

胜负有据,兴衰有凭;历史的进程就如同新陈代谢,没有永恒的王朝,也没有完美的国度。

此时此刻,一个念头也在楚天涯的心中扎下了根来——要救太原,光凭军事上的合纵连横终究都只是小打小闹;救得了一城,救不了一国;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时。真要振兴这个国度、拯救这个时代,就必须重塑政体,从皇权下手!

看着王禀的苍灰长须与老态尽显的那张脸庞,楚天涯微拧眉头的暗道:我楚某人文不成、武不就,但我与这个时代所有人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我的思想观念和他们都不相同!王禀这个武将算是个大忠臣,但他最多能做到的,就是马革裹尸还、一死报君恩;王安石算是有宋一代最具代表性也最敢作为的文官,但他怎么也不敢去给皇权动土;方腊倒是造了大宋的反,但他也没敢将枪头直指官家,可能到死也没明白自己为什么失败……路有千万条,有希望走向成功的,只只有那么一条!

“我会不停的探索,努力找到这条出路!——虽千万人阻挡,我也会沿着这条路,矢志不渝的走下去!”楚天涯在心中,暗暗的立誓。

“天涯,我们的军事计划,可能要做一些修正了。”王禀看着太原军政大略地图独自思忖了良久之后,说道,“完颜宗翰是个厉害的角色,不容低估。老夫以为,他之所以大张旗鼓的南下杀来,就已是查知了太原府所发生的一切,包括我们的军事部署。现在,他可能不会直接就来攻打太原了,否则就会落入我们提前设计好的陷阱之中,粮道被断、四面受袭。完颜宗翰可算是女真的开国元勋与第一名将,以他在军事上的造诣,是不大可能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的。”

楚天涯拧了拧眉头,说道:“学生这两天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学生是完颜宗翰,肯定不会直接跑来强攻太原。我会围城打援,先切除太原的两个辅翼——西山与太行的义军!”

“此论与老夫不谋而合!”王禀的眼中闪过一道厉芒,一巴掌拍到地图上,说道,“而且,完颜宗翰极有可能先挑最弱的一方势力下手,那就是——先打西山,铲除孟德这股义军力量!”

“削其辅翼各个击破,对女真来说的确是个不错的战术。”楚天涯双眉紧拧的点了点头,“西山内乱了一场,如今孟德与马扩的手中不过两三万人马,而且良莠不齐甲械不足,比之女真铁骑战斗力算是差远了。如果女真人先集中力量干掉西山,然后又转头回来对付太行诸寨,先灭了这两个辅翼,那太原就真的陷入孤立无援、束手待毙的境地了!”

“所以,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王禀突然一扭头看向楚天涯,说道,“天涯,老夫有个大胆的想法!”

“恩师请说。”楚天涯问道。

“从前些日子商讨军机的一些细节当中,老夫看出来了。太行与西山的诸路义军,名为联盟,实则各怀心机面和心不和。”王禀说道,“一但女真人对其进行各个击破,极有可能得逞。因此,老夫想让你不辞辛劳再担一次重任,去将九山十八寨的义军真正拧成一股绳,将他们的力量完全集中与整合起来,抗金救国!”

楚天涯深吸了一口气,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老夫知道这很难,甚至比守住太原城还要难。”王禀说道,“西山与太行的义军兵马,现在还都是一盘散沙,根本无法发挥出多大的战斗力。但是天涯你听着,历朝历代的往事都已证明,往往到了国难之时,真正能够救国救民的不是官军,而是绿林草莽与贫苦百姓所组成的义军!——听了刚刚张孝纯的那一番话你也应该心中有数了,说到底,我王禀和胜捷军终究是受制于朝廷,听命于官家。说不定什么时候官家一句话撂下,我们所有的努力都要付诸东流!因为,老夫要提前将你送出去,草莽义军的地盘,或许才是真正适合你的用武之地!”

楚天涯的心中,顿时激起一片波澜,思绪万千——难道王禀早就看出来我对大宋的官家、朝廷不报希望了?也早已看出我志不在官场与军旅,而是做好了沦落草莽的打算?

“天涯,你虽是拜入我门下,但老夫从来没有教过你一招半式。但在老夫眼里,你与荀儿一样,俱是我儿。常言道知子莫若父,你我相处虽短,但老夫自认一向还有几分识人之能,相信我的眼光不会错。你卓而不群心怀奇志,绝非池中之物。”王荀长叹了一声,说道,“趁女真人还没有围城之前,你走吧!太原也好,官场也罢,仰或是军队,都不适合你!别的不说,官场上的冷枪暗箭随时都能要了你的命,你除了疲于应对再也不会有何建树,更不可能给这大宋的如今这现状带来什么实质的改变!你所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你完全放开手脚、大刀阔斧的建立一个新秩序的特殊环境——去做个乱世草头王,对你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抉择!”

第100章 并肩面对

就在今天,楚天涯对王禀的认识急剧加深。以往他也有过从职经历,遇到过许多的“老革命”。对于这一类人,楚天涯的第一印象是——永远不要低估了他们!

经验这东西,无形无色,但却是弥足珍贵。每一个老江湖,他们都曾年少轻狂过,然后在世道上摸爬滚打尝尽酸甜苦辣,见识百样人,经历千种事;而年少轻狂的人,往往都只认为自己是对的,直到最后碰壁了头破血流,才汲取到教训,然后经历各种的磨励,再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老江湖。

如果有人年少老成或是年少有为,那他必然是成功的汲取了老一辈的各种经验,并且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才能达到令人艳羡的高度或取得骄人的成就。

所以楚天涯一向认为,年少不忌轻狂,但必须打从心眼里敬畏自己的前辈,并虚怀若谷的从他们那里去学习,并以最快的速度超越他们——这才是年轻人敢于轻狂的资本与底气!

自我感觉良好、老子天下第一、浑然无知并藐视一切的那种所谓“轻狂”,或许归纳于“傻逼”才更贴切一点。

王禀的眼光之毒辣,心计之深远,第一次让楚天涯对他刮目相看——对于自己将来的出路于大宋将来的出路,楚天涯以21世纪的思想与见底思考了这么久,也才刚刚有了一个雏样的思路;王禀却是一针见血的让他去做个“乱世草头王”。

由此可以看出,王禀其实也是看穿了官家、朝廷与官场,对这三者都没抱多大希望了。于是,他希望卓尔不群的楚天涯能够独辟蹊径,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来,或者能够完成“曲线救国”的创举。

这恰恰与楚天涯心中刚刚形成的理想的雏形,不谋而和!

“你觉得怎么样?”看到楚天涯不说话,王禀复又追问。

“学生不会走的。”楚天涯简单的答道。

王禀皱了下眉头,“为什么?”

“恩师,我知道我的一些想法和企图,都瞒不过你的眼睛。”楚天涯老实且诚恳的道,“我是有我的理想,但我也有我的操守。”

“难道你真的要与城池共存亡?”王禀不由得笑了,“项羽与刘邦,你究竟愿学哪一个?”

“我学不来项羽,也不屑为刘邦!”楚天涯笑道:“我只想做我自己,做一些我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

“那现在你留在太原城中,又能做什么?”王禀问道。

“增长一些见识,履行一些承诺,历经一些磨励,见证一些奇迹。”楚天涯微然一笑,说道,“其实这些天来,我从恩师、王大哥和张知府的身上,都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学生以为,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现在让我出城投入义军之中,诚然,以为现在和他们的交情,不难坐到一把交椅。但实际上我现在的才能还不足以去领导他们,或是去改变他们。学生以为,要想改变一样东西,必须先要通过学习来充分的熟悉与了解他,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王禀眉头一拧,“你是想充分的了解与熟悉大宋的官场与军队,并希望有遭一日能改变它?”

“没错。”楚天涯点了点头,第一次在王禀的面前,吐露真实的心迹。

“好,老夫懂了。”王禀眉宇舒展面露笑容,厚实的大手掌重重的拍在了楚天涯的肩膀上,说道,“老夫会尽量多给你历练的机会,让你多学习,多了解。大宋从来就不缺才华横溢的诗人、学识八斗的文仕与能征惯战的将军,也曾出过几个英明睿智之主,但或许……大宋真的需要一个与众不同的枭雄,来改变一些旧有的东西!”

楚天涯不由得一怔,“枭雄?”

“能人所不能,敢人所不敢,即是枭雄!”王禀重吁了一口气,“天涯,你好自为之,莫要让老夫失望!”

“学生记住了……”楚天涯抱了下拳,心中来回的想着这个词:枭雄?在王禀的眼里,我竟然会变成一个枭雄?!

离开都统府时,楚天涯的心情从未有过的复杂。女真人的大军即将兵临城下,此前一切努力与付出都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刻。也恰在此时,大宋与太原站在了一个历史的分水岭,楚天涯也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与奋斗的目标。

这一刻,楚天涯仿佛和眼下的这段历史、大宋这个王朝、中华整个民族一同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何去何从,全都面临着抉择的考验。

最近几天,厢兵与杂役们一直在清理城头与城中各大主要通道上的坚冰,以便军队能够迅速的移动,适时支援四方城门。今天有不少的百姓自发的加入进来,整个太原城中才算有了一点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