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两边的四间就是孩子们的住处,每间都是南北两铺大炕,一铺炕二十孩子,一屋四十孩子,总共八间厢房,总共能住三百多孩子。
如今学童才二百,就算都住在宿舍,也足够容纳了。
而正院的西厢房,依旧做灶间和饭堂、仓库,东厢房则重新拾掇,改成先生们的歇息之处,第一间就给姚老先生,第二间就是周山长,其余随时调整。
当然林大山的前院还是老先生的落脚处,这里只是平日疲惫,或者冬日风雪大,不愿意奔波的时候,临时小住几日。
至于最重要的图书馆,直接放到了演武场之南。
林老爷子寻了城里最好的工匠,准备花重金建一座二层的砖瓦楼。要取暖好,要防火,要采光好,要宽敞,要…
总之,融合了娇娇,姚老先生和周山长三人的意见,写满两张纸的条件,差点儿让大工匠暴走,心里直念叨,林家的钱不好赚啊。
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就接了下来,因为林家的京华堂太有名了。
忙完这一单活计,但凡走出去,一提京华堂的图书馆,是出自他的手,那可就真的扬名立万了。
林老爷子这次没有客气,直接要村童捎了消息回各自的村子。
京华堂要扩建,要建图书馆,为了更多的孩童有书读,为了更多的孩童冬日不必顶风冒雪上下学!
林家出一日三餐,管饱,招人手帮忙凿条石,挑砂土,上山砍木头,大兴土木!
这个时候,田里的庄稼还有半月才能收,正是等着太阳努力晒粮食的时候,各村里乡邻,不至于太忙,但也不是一点儿活计没有。
但听了这个消息,有一家算一家,几乎都凑在一起商量开了。最后决定,老人在家照管马上要成熟的粮食,女人们看顾鸡猪孩子,男人们则拎着扁担,筐篓,或者背了锤子凿子,纷纷往林家聚齐。
原本周山长和他的几个弟子,眼见京华堂的新建图纸,私下说起,还道林家太心急了。这样的工程,就是人手足够也要两个月。
这般,不但要耽误整个秋收,兴许落雪时候,还不能完工,倒不如明年春日再开工。
可惜,他们当真是不知道林家的号召力。
早晨吃罢饭出门的时候,林家门外黑压压的人头吓得他们以为一觉醒来,落进京都最大庙会深处了。
难道整个北茅县的人都聚来了吗,一千多号人,林家几个院子外围的是水泄不通。
人群里不只有男人,还有百十个妇人,年岁都是二十几岁,三十出头儿,手里抱着大小陶盆,或者菜刀勺子,聚在一起低声说着话儿,各个脸上都是笑意满满…
周山长因为回屋取了扇子,落后弟子一步,眼见弟子们都堵在门口就问道,“怎么不出门?”
弟子们沉默让出了一条路,让老爷子清楚看到外边的情形,这才道,“山长,咱们学院当年兴建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人吧?”
周山长也是惊了一跳,听得这话,干咳一声,应道,“当然比这多,嗯,多很多!”
姚老先生正好扶着儿子的手臂走来,就笑道,“你不是一向以当初百人建学院而自豪吗,今日怎么自打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