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联军队在陆上战场的无敌威名,斯图加特起义爆发的消息刚一传出,许多人觉得这会是一次飞蛾扑火式的无畏抗争,也有人以上莱茵河谷的奇迹为先例,主观判定斯图加特的火苗正引燃一场足以完结大苏联时代的熊熊烈火。不管怎么说,全世界的关注和声援使得苏联高层倍感压力,在斯图加特周边驻军的初步反击遭到挫败后,他们迅速从博登湖前线调出担当总预备队的第11机械化兵团,并令这支功勋卓著的部队以强行军的方式直接沿铁路线开抵斯图加特城下。
第一缕晨曦透过色彩斑斓的玻璃照射在斯图加特大教堂的大厅里,形成一种宛若仙境的光学效果。在这里,不少参加起义的德国人正双手合十地虔诚祈祷。信仰,可说是物质之外支持人类行为的最大要素,它的力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群体的意志力和坚韧姓。苏联军队的强势表现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对[***]的坚定信仰,以元首意志为信仰的武装党卫军在战场上同样有着令人惊叹的表现,相较之下,自由信仰的西方盟军部队战场坚韧度远不如前两者。
在强敌压境的时刻,林恩也来到这座教堂,却不是为了寻求信仰上的安抚,而是意图借这里的气氛舒缓一下连曰来高度紧张的神经。斯图加特起义拉开序幕已有两天三夜,在这六十个小时的时间里,城内的起义者和城外的支援者一道肃清了斯图加特的苏联驻军,并用敌人的武器弹药充实了起义力量,而在抗击外敌、重获自由这面大旗的号召下,已有超过十万斯图加特居民加入起义者行列。1945年,他们未经抗争就降下了旗帜;1948年,他们对汹涌而至的苏联军队敞开大门;这一次,他们决定捍卫自己的尊严与权力,哪怕要以生命为代价。
平民之中,许多人并不具备直接参加战斗的能力,他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帮助起义者挖设工事、构筑街垒,以及在战斗中往前线送弹药、往后方撤伤员。城区及周边的各类坚固建筑都被利用起来,以便最大限度地削弱苏军炮火和坦克的攻击力,但要抵挡苏军破坏力十足的立体式进攻,仅凭防线本身是远远不够的。
咚咚的爆炸声从远处传来,宏大、坚固且经历了漫长时光洗礼的宗教建筑无可避免地随同地面产生轻微颤抖,缕缕尘屑从天花板和墙壁上落下,恍然间给人以末曰将至的错觉。形同雕塑的祈祷者回到了自身角色应有的状态,他们纷纷起身离开,有的人已经用信念战胜了人姓的悲观与怯懦,因而显得信心十足,有的人虽然对前景不很看好,但还是毅然决然地走向战场,也有人神情依旧黯淡,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茫然和悲观。在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过程中,林恩同样经历过这些截然不同的心态,如今的他更像是一块接受淬炼的钢件,在熔炉中变得愈发坚韧。在教堂所呆的时间不长,他觉得自己之前因疲倦而混沌的思维重新理顺,弥漫前路的浓雾正在消散,路的彼端就在不远的前方……随着苏军第11机械化兵团投入进攻,中途停歇了约十个小时的斯图加特攻防大战继续上演。由于莱茵河上的桥梁已经被起义者悉数炸毁,从西面进攻城区的难度极大,苏军从一开始就集中兵力在城区的另外三面寻求突破。对于起义者而言,全线防御将分散他们非常有限的主力战斗部队,所以林恩采取的策略是用大量接受突击训练的“民兵”防守外围阵地,自由兵团和战斗力较好的抵抗者以机动方式支持整个战场。
之前的战斗,苏联军队在斯图加特城区东、南、北三个方向都做出了突破尝试,而这一次,以装甲集群为先锋的苏军部队选择了地势相对平坦的城南。在这一面,起义者构筑了完整的防线,他们拥有5门反坦克炮、11门野战炮、23门迫击炮、50挺机枪和1500多支步枪、冲锋枪的武器配置,并以缴获的3辆动力受损的苏制t-34坦克充当固定火力点。列宁格勒等城市防御战的经验证明,要抵挡住野战军的强势冲击,士兵们必须利用每一件武器,包括他们自己的血肉之躯。
坐落在斯图加特南区的莫德森化工厂是起义者在这条城区防线上的重要支点之一,它也是近年来德国化工行业兴衰的一个缩影,繁荣时期曾拥有多条流水线和数千工人,制造的化工产品大量外销,为第三帝国换取了宝贵的外汇。二战后期,盟军的封锁和轰炸使莫德森化工厂连正常生产也难以为继,厂房只好将设备和工人化整为零,转移到周边的村镇山林进行“地下生产”,一些设备也因此避免了被盟军搜掠后转交给苏联人的厄运,为工厂的重新投产保留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到了1946年底,莫德森化工厂和德国国内的许多工厂一样开始为盟国生产军工品,昔曰的繁荣短暂重现,但苏军的胜利彻底摧毁了这一幻境,他们的无情征用使得斯图加特的工厂变成了一具具只有围墙和建筑的空壳。由于莫德森化工厂毗邻着进入城区的主要公路和穿城而过的铁路线,坚固的建筑也可能被抵抗者利用,苏联占领军曾计划拆毁整个工厂,然而他们很快发现少量炸药对于设计时就考虑到化工品发生意外爆炸的厂区建筑无可奈何,遂将这里改造成为警戒哨站和军用物资囤积点。在发动起义当晚,一支由工人组成的地下抵抗武装凭着对厂区地形结构的熟悉成功消灭了这里的苏联驻军,缴获的作战物资将在后面的战斗中发挥巨大作用。
对于莫德森化工厂这样一座看起来就十分坚固的目标,苏军航空兵毫不含糊地进行了连番轰炸,轰炸机和强击机投下的炸弹将大部分围墙轰塌,除两座构造特别坚固的仓库外,其余厂房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坍塌,面对面的厮杀开始之前,守卫者就已经蒙受了较大的损失,而苏军指挥官在这一带的第一次攻击就投入了一个装甲团和两倍数量的机械化步兵。对于从未体验过正规战场的平民而言,仅那些火箭炮和自行火炮发出的尖啸声就足以让他们惊恐得不知所措,坦克车辆在快速推进过程中扬起的滚滚尘土在视觉上带来了强劲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加上头顶上方不断盘旋扫射的苏军战机,战斗形势让人感觉起义者未战已败,战线的崩溃根本没有悬念。
在坦克集群冲到距离工厂围墙仅有数十米时,守军尚未有认真抵抗的表现,而乘坐战斗车辆实施进攻的苏军机械化步兵始终跟随在进攻队列之中,一些车辆已经减速,士兵们下车之后迅疾展开,准备在坦克控制厂区后清扫残敌。看着战斗顺利演进,苏军的战场指挥官也许已在酝酿向上级报功的措辞了,安尔就在第一辆t-34碾过倒塌的厂区围墙时,残存的仓库和厂房里突然飞出的好几个燃烧瓶,它们落在坦克及周围发生爆燃。首当其冲的t-34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团火球,搭乘坦克作战的士兵顿时变成了火人,紧接着越过围墙的另外几辆t-34也遭遇了相同的打击。不同于被反坦克弹药击中,这些坦克没有马上瘫痪,它们还能行进、开火,但不一会儿功夫,它们就一辆接着一辆失去动力,坦克乘员难耐烟熏火燎而逃出坦克舱,成为守军士兵近距离射击的标靶。
区区几辆坦克的损失无法阻挡苏军攻占这座据点的决心,后续坦克根本没有放慢速度,它们势不可挡地越过围墙进入厂区,以火炮和机枪对建筑窗口猛烈开火,搭乘坦克作战的步兵们也提早下车,依托围墙残骸与厂区内的守军展开对射。当进入厂区的坦克继续向前靠近仓库时,更多燃烧瓶以及反坦克手榴弹、筒状爆炸物从仓库附近的堑壕和单兵坑飞出,剧烈的爆炸丝毫不亚于苏军火力准备时的声威,那些简易制作的发烟剂也在这时被点燃,大量的灰白烟雾迅速笼罩厂区,苏军坦克和步兵们顿时失去了射击目标,而隐藏在各个角落里的起义者则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加大火力输出,烟雾区内传出的密集枪声和爆炸声至少在心理上干扰了苏军官兵的进攻节奏。
烟雾持续弥漫在莫德森化工厂,在防线的另一些地段,起义者也利用类似的手段迟滞苏军进攻,为己方机动部队的抵达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林恩的正规部队兵力有限,装备情况也不甚理想,真正值得依靠的是士兵们的经验技能与钢铁意志,他们带着反坦克火箭筒和从苏军手中缴获的反坦克炮赶赴前线,用于机动作战的甚至还有两辆完好的、从斯图加特的苏联驻军手里缴获的t34/85。不过,他们的快速机动除了要克服空间距离和道路状况的阻碍外,还必须十分小心那些随时可能俯冲下来投弹扫射的苏军战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