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衔虚浮的“避难所”基地,将军实在算不得显赫人物,真正享有读力官邸的也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新婚燕尔,林恩只是从帝国大本营的军官宿舍搬到读力的军官套间,往上走了一个层楼而已。这套间一卧一卫一阳台,再加上个小小的客厅,空间大小和内部装饰皆与斜对面帝国近卫军第1兵营的将官套房如出一辙。
新婚夫妻本该有许多乐趣可享,可这基地洞库属于封闭空间,餐食皆由指定餐厅集中供应,唯元首、戈培尔等几位大人物的官邸设有小灶,但除了举办宴会,他们每天都坚持到餐厅用餐。上行下效,加尔戈夫妇自是失去了独享早餐的乐趣,充其量只是用电壶煮咖啡泡茶。假期方面,虽然大本营给林恩安排了两天休息,偏偏坏天气肆虐,哪怕在基地周围走上一走也难以成行,林恩干脆将假期延后,婚礼次曰就又开始了那份特殊而重要的工作。
经由帝国方面的物理专家研究辨认,突击队从北美带回来的资料确实属于原子弹制造的核心机密,依照这些技术图纸,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能够很快制造出石墨型反应堆和铀浓缩离心机,但在基地内制造原子弹的前景并没有因此而显得乐观。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专业人员的缺乏。帝国败亡之时,高层寄希望于圆盘飞行器等几个高尖端项目,火箭和核物理方面的顶级专家和技术团队并没有列入“雅利安方舟计划”,以至于如今在“避难所”内能够从事核武器研发制造的不超过20人,临时担当技术总监的约瑟夫.维克博士在德国物理学界虽然堪称奇才,但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电子应用,算不上真正的核专家。根据自己在核研究方面的有限了解,维克博士给林恩列出了一份名单,告知其若想要顺利开展核武器研制生产计划,就得尽量找到并说服这些人帮忙,然后再按照他们的要求去搜寻笼络各级技术人员、采购获取相应的技术设备和原料。
列在这份名单第一位的,是德国最顶尖的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博士,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早用中子轰击铀核并使之发生裂变的科学家,而他对这一现象的研究结论也为核武器的制造运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不过这位德国博士是个“刺头”,在第三帝国统治时期,他拒绝加入德国官方主导的原子弹项目,拒绝以任何形式参加相关的研究试验,他早早预料到这种武器的可怕威力,甚至放言“如果有一天希特勒得到了这类武器,我一定自杀”。
列于名单次席的,是当时在物理学界名望和地位都不及哈恩,但后世给予了高度评价的莉泽.迈特纳博士,一位奥地利籍的犹太人,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师从过包括马克斯.普朗克在内的许多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以哈恩助手的身份在中子试验和裂变的发现中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甚至获得了“原子弹之母”的非官方称号。因为面临反犹太迫害,她于战争爆发前逃亡瑞典,整个战争期间都在诺贝尔研究所继续研究工作。
出现在这份名单第三位的是大名鼎鼎的维尔纳.海森伯格博士,原威廉皇帝协会(后来的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会长。他的出名不仅是因为原子论、核子论方面的科学成就和在物理学界的地位,更因为他在第三帝国时期为德国核武器研究项目效力——这一点是公开的、获得他本人承认的,但争议在于他究竟是以积极还是消极心态参与其中。在战争结束后,海森伯格关于他表面顺从、暗中破坏德国原子弹计划的辩解为他免去了牢狱之灾,但也有人认为,他不仅是德国原子弹项目的技术骨干,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扮演的角色和“曼哈顿工程”中奥本海默的十分相似,但第三帝国的官僚主义、高层的无知以及占领区的抵抗最终断送了他们本可能有所作为的核武器项目。
在这份名单上还有另外一些林恩曾经听说或未曾耳闻的名字,弗里茨.斯特拉斯曼、罗伯特.弗里施等等。若是在第三帝国鼎盛时期,甚至是形势窘迫的战争末期,想要找到这些科学专家也并非难事,然而林恩将这份名单拿去找战略参谋部的情报长官安德里上校,却很快被告知一系列的糟糕消息:根据截获的英军通讯,奥托.哈恩博士和维尔纳.海森伯格博士等人已经被押往英国受审,另外一些核物理方面的德国专家要么是被美军或苏军捕获,要么是隐姓埋名各自逃亡去了,要想将他们弄到“避难所”来,难!
归来途中,林恩就对这种“在山洞里搞原子弹”所面临的困境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也好在有了奥本海默、弗兰克、费米这三位现成的顶级物理学家和关键的核心技术资料,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他向帝国元首提交了一份正式的报告和自己个人拟定的计划方案,意料中的,元首非常坚决地批准了他的计划,并责令身兼基地司令长官、战略参谋部总参谋长两大要职的隆美尔全力配合。于是在短短数曰之内,四艘潜艇相继搭载着六十多名资深间谍和情报联络员奔赴欧陆,基地方面亦以无线电通知潜伏在欧洲各国的己方人员,调动他们的力量参与搜寻。
在这之后,林恩并没有被动等待,而是按照自己酝酿的策略推陈“离间计”。
为了视察计划的进展情况,他完成手头的主要工作后乘车来到了潜艇洞库。
自从元首醒来并亲政大局后,“避难所”基地内小心谨慎的工作方式被彻底打破,用元首本人的话来说,“来到这里的帝[***]人都是忠诚、可靠的战士”。隔在潜艇码头和维修船坞之间的铁栏杆被拆除,巡逻人员不仅限于海兵和宪兵部队,两个陆兵战斗团的连队也安排了轮流值勤的任务,而减轻了巡逻任务的海兵战士则穿戴整齐地进入其他洞库巡视警戒,这样的调整非但没有让基地防备出现懈怠,反而促成了更为积极乐观的气氛,使得“叛逃事件”造成的阴霾渐渐消散。
在一队值勤的陆兵人员好奇的观望下,隶属于帝国海兵部队的维修技师们正加班加点地对进入船坞的三艘潜艇进行修造。它们属于相对较早的vii系列潜艇,其中vii-b早在1936年就开始建造,算是第三帝国的海军元老。在“避难所”基地内,这样的潜艇少之又少,若非“彩虹行动”所为,林恩还找不出这样外观和体形都较为合适的潜艇。
下车之后,林恩不慌不忙地来到陆兵巡逻队员中间,不轻不重地说话道:“哎,伙计,你觉得它会被改造成什么模样?”
右手边的士兵没回头说:“也许是按照英国潜艇的模样改造,看它那奇怪的锯齿撞角,简直是皇帝时期的u艇配置,指挥塔扩大了外廓,侧旁根本不能走人了,线条也变得更呆板粗陋了,啧啧,简直是在倒退!”
另一名士兵显然不认可这种揣测:“我看是苏联潜艇,各交战国家也只有他们的海军舰艇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被这群野蛮人打败真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