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征兆地,老头儿开始说战史了,话至此处,瞅见那在门边立了有一会儿的中年汉子,叱道:“愣这儿作甚,都什么钟点儿了,还不去干活,你婆姨,娃儿不要吃要喝?赶紧滚,滚!”
那中年汉子挨了骂,不怒反喜,涎脸道:“我再听哈子,再听哈子,这些,你平时咋都不跟我们讲嘛,好带劲儿喔,对了,娃叔,这后生是……”
“嗨,我说你小子还没完了,滚,赶紧滚,今儿不把田里的行沟给农好喽,看你娃儿敢回来!”
老头儿斥骂一句,蹭的扔过个木头棍子,那中年汉子连连告饶,话音未落,就蹿了个没影儿。
老头儿头也不回,续上方才的故事,:“一仗打完,一个连的精干战士,剩了不到一个班,其实,那一仗,压根儿就是必死的仗,我们这一个班能活下来,是老天爷帮忙,天太冷了,干了大半夜,老子们冻死了许多穿单衣的弟兄,底下穿军大衣的小鬼子也是爹生娘养的,也扛不住了,只好撤退,小鬼子是走了,可老子们也动活不了了,个个儿眉眼挂霜,都冻得不知道冷了,反倒浑身发热了,我老头子挨过冻,知道这是要玩完儿的征兆。”
“以为这条命就要在这儿交代了,不成想救命的来了,几个一早入山砍柴的老乡发现了咱们,扒了咱衣服,在雪地里,拿雪好一阵搓揉,搓得皮肤发了红,又灌了烧刀子,这条命才算保下来,后来,又被老乡接到家里将养,哪知道还没熬过一天,出了大事儿,汉奸告密,伪军在维持会长的带领下,搜捕上门,当时,老子们就被藏在粪坑下的窖子里,老乡们只要开了口,就能活下去,可那些乡亲们死咬了牙不松口,一个个全被刺死在了木桩子上,开膛破肚,肠子都流了一地,唉,多好的乡亲们啊,我王二娃欠他们的,这辈子都还不了了,看来下辈子,还得做牛做马才行……”
战史军史,身为军人后代的薛老三自然听得不少,可多是听得如何打仗,以及我军威风八面横扫千军的经典战役,可是像这般连级战役,不,战斗,却是不曾耳闻。可就是这般平平淡淡,几乎不见起承转合的故事,却听得他浑身直打冷颤。
忽地,薛老三全明白了,蓦然道:“您不愿出山助我,只怕是和这个故事有关吧。”
老头儿愣住了,伸手塞进膛间的半把柴火,放进去一半,粗糙的大手死死捉住另外一半,僵在当场。
不知愣了多聚,直到噼剥,噼剥,握在手里的柴火烧出灶膛外,老头儿才猝然惊醒。
老头儿的反映,自然全落在薛老三眼中,显然,自己猜对了。
说来薛老三能窥破此中隐情,还正是得自于方才中年汉子那句“弄不好今年抢鱼,我大爷都不让我去”。
关键是在“抢鱼”二字,激发了薛老三的灵感!
试想,这些年,为了云锦湖水利,渔产,云锦村民和政府闹腾出了多少乱子。
在这些乱子里,老头儿扮演着什么角色?或者说,老头儿对抢鱼持什么态度?
初始,薛老三认为以老头儿的党性原则,自然是站在政府一边,对这种违法犯罪行为,必然十分不满。
正因有着这个推断,不,近乎约定束成的道理,薛老三才会陷入迷茫。
他始终参不透,一个有能力且乐于助人为善的老党员,缘何不帮助自己这个一心为民的干部。
现在想来,这哪里是迷茫,分明又是思维定势造成了认知上的偏差。
此刻的薛老三已然有些明悟了:原来先前所想,太过一厢情愿,就拿最核心的问题说,老头儿和他薛某人的为民谋福利的认识或许一样,可看法却差了十万八千里,在他薛某人看来,和政府闹事儿,要条件,是作乱,是非法,可在老头儿眼里,真的如此么?恐怕不尽然。
先前中年汉子说到“抢鱼”那紧张而又愉悦的语气,哪里把“抢鱼”作了违法犯罪活动,分明就是当作年关的过年份儿啊。
中年汉子得鱼,在薛老三看来,就是犯罪,可在老头儿看来,恐怕是老百姓自己想法子谋福得利。
认知上出了这么大的偏差,老头儿和薛某人又怎么可能达成共识。
偏生这思维定势,最难破除,也就难怪薛老三左右推理不通。
而听了中年汉子的无心之言,薛老三只是得了灵感,猜到自己可能又犯了思维定势的错误。
待到老头儿这个故事讲完,满满地全是还债和愧疚心里,薛老三已然找准了老头儿缘何在云锦村民闹腾之事上,倾向老百姓的心理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