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姬若河不拖拉,不故意摆架子,穿了一身正经的西装出了门,项凌老远看见他,早早打开车门,恭迎此人屈尊降临陋车。
在车上,姬若河问项凌去哪,项凌道,去凤凰。
后者没了声,项凌心弦紧绷,装作不经意地透过后视镜观察姬若河,还好,他只是低头阅读他放在后座的报纸,那也是项凌细心准备好的,他知道姬若河喜欢看报纸,如今网交媒体发达,如同一张巨型网织牵制了几乎所有人,不过事无绝对,总有三两对此免疫者,姬若河就是其中之一,他对报纸上的铅字有莫名的追求,认为报纸上的比网上给眼睛带来辐射的字要好看的多。
报纸上的内容,项凌实现看过一遍,四大面,四大板块,社会新闻,讲的是社会福利保障;科技文化,讲的是国内外最新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民间之美,探寻平凡人不平凡的事迹;最后一个板块,则说的是犯罪,报道了一些触目惊心,丧失人性的杀人案。
项凌平稳地转过一个弯,正巧看见姬若河翻到报纸的第四个板块,适时地开口说道:“两起重大杀人案,一起激情杀人,一起沉寂复仇,共同之处算是杀人者小时候不好的遭遇。”
杀人者都是三十岁不到的青年,下手的对象都是女性,不同的是激情杀人找的是十几岁的姑娘,共有八个;复仇那个杀的则是一家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犯罪。
姬若河头也不抬,声音磁哑好听:“哦?你有什么看法?”
项凌道:“两者都是变态,前者可恨度较第二者大一点,说白了,小时候受继母刺激,对女性产生厌恶之情,在工作上频频遭到白眼,被女同事瞧不起,起了杀人之心。第二个人,在几岁的时候,心里便种下了对邻居一家加之自己身上的冷嘲热讽的仇恨,据说曾遭受邻居数次毒打。”
复仇杀人者,通常内心的仇恨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放大,恐惧种植心中,生活困扰,想要摆脱这样的寝食难安,就必须亲手毁灭这恐惧。
“可原谅吗?”
冷不丁发问,项凌短暂息了声,随后又问“哪个?”
“复仇。”
法律和道德在情理这条线上无法相交,他杀了人,自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会有人同情他的遭遇,但还是会认为他杀人是不对的;或许也有人认为若不是坏人触犯了道德底线却不触及法律,未受到及时制止,复仇亦不复存在,谈起来,似乎杀人者也有苦衷。
“不值得原谅。”项凌说。
假如那个人心情再平和一点,不要将自己活在阴霾之中,不要束缚在过去的痛苦中,他可以比任何人更快乐,有句话不是说,不要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别人伤害了你,何必再让他的过错再一次伤害到自己。
姬若河没有对他的言论作评价,轻声嗯了一声,低头继续看自己的报纸。
到了凤凰,项凌领着姬若河进了套房,打开音响,将切好了的水果端到他面前,又倒了各种酒放在他面前,任他挑选。
然而,姬若河一直保持着看报纸的姿势没变,项凌想插嘴谈公事又觉得不妥,只好调亮了套房里的光线,继而坐在离他很远的沙发上看他。
就这样恍惚了很久,项凌耳鸣了一段空格,忽觉音乐有点吵人,便起身欲关音乐,走到点歌台前,身后的姬若河忽然说了话。
“被人厌之人做人的三大原则是什么?”
话锋转变如冷锋尖锐,此话有所指,项凌知道,他沉默良久没有应答。
姬若河给了答案。“低眉,顺眼,无下限。”
看人做人事,见鬼做鬼事,看似顺从,实则谄媚讨好,做人的原则一改再改,谁都能被玩弄于鼓掌。
项凌想,还不如改成卑鄙,龌龊,骚上天。
顿会,他又问,做人的三个原则是什么。项凌认真思考,认为坦荡,负责,情商较好,只是他还没说出口,姬若河便道:“这里太吵了,换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