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亲军现在已经不能让朱由校放心,故而他想到了城外的新军,所以决定调新军前来护驾。
按照规定,新军的调动必须要通过皇帝的圣旨,在大行皇帝丧期时由监国的太子用钧旨调动,万历皇帝时之所以禁止泰昌帝登基之前调兵是当时境况所迫,属于特例。
如今事态紧急朱由校哪里还有心思等着朝臣们拟写圣旨以及用印,故而准备用自己的玉佩去让李宏宇调兵。
李宏宇和赵欣是朱由校身边的近臣,故而自然认得朱由校身上佩戴的玉佩,这个玉佩的来头可不小,是万历皇帝在朱由校生日的时候送的,朱由校十分喜欢一直佩戴着。
有了这个玉佩,李宏宇就可以根据朱由校的口谕去城外新军大营调新军进入紫禁城护驾。
魏忠贤闻言连忙躬身小跑着过去,双手接过朱由校的玉佩后离开了文华殿,前去安排人带着玉佩去城外传朱由校的口谕。
见此情形,杨涟、左光斗、吴亮嗣和丌诗教等人不由得暗中对视了一眼,从朱由校的这个举动上完全可以看出李宏宇和赵欣在其心目中的份量。
吴亮嗣和丌诗教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虽然东林党这次占据了上风,但楚党和齐党还有李宏宇和赵欣这两个后起之秀,不至于被东林党连根拔起。
当魏忠贤派的心腹内侍带着朱由校的玉佩出宫去找李宏宇和赵欣的时候,闻讯赶来的文武官员们闹哄哄地聚集在东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想要进宫护驾,但被门口的亲军死死拦住。
亲军们此时也知道宫里出事了,在没有得到旨意的前提下守城的武官根本不敢放人进去。
好在朱由校下了圣旨,言官和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得以入宫到文华殿觐见,这使得情绪激动的官员们稍微安静了下来,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和猜测着宫里发生的事情。
此时此刻,由于紫禁城已经被亲军封锁,消息不畅,故而紫禁城外面的人不清楚宫里具体发生了何事,只知道东林党的人强闯了乾清门,而吴亮嗣和丌诗教等六科的人前去护卫太子,谁也不知道事情究竟如何,更不清楚对未来的朝局有何影响。
城外,刑场。
“行刑!”
午时三刻,当行刑官提醒李宏宇已经到了行刑的时辰后,李宏宇面无表情地抽出面前桌上签筒里的一根令签,一甩手扔在了前方的地上,口中冷冷地说出了两个字。
“时辰已到,行刑!”行刑官随即走上前拾起令签,冲着刑场里行刑的差役和刽子手高声喝道。
咚咚咚……
与此同时,刑场上的几面牛皮大鼓响起了起来,这就是民间所说的追魂鼓,用来报时以及指挥调度刑场。
有些刑场太大,光靠人吆喝无法做到同时处斩,这时鼓声就起到了指挥的作用,当鼓声停止时就是行刑的时间。
听见鼓声后,刑场里的差役纷纷把五花大绑地跪在那里的受刑者的头发往其身前拽了起来,一是方便等下刽子手从身后砍头,二来也是为了起到固定受刑者身体的作用。
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死亡,不少受刑者会吓得浑身瘫软无法跪直身子,这时其头上往前拽着的头发就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
刽子手们高高扬起了手里的鬼头大刀,对准了那些受刑者的后颈,只等鼓声一停就手起刀落,砍掉受刑者的脑袋。
当然了,由于个人技术的高低以及行刑刀具的利钝等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刽子手都能一刀砍掉受刑者的脑袋,有的需要砍上数刀才能把脑袋砍下来,届时受刑者凄厉的惨叫声响彻全场,令人不寒而栗。
故而,每当秋决的时候,各地被砍脑袋的死囚家人为了使得其在死时少受些罪,时常想办法筹钱送给行刑的刽子手,否则的话有的刽子手会故意数刀才将死囚砍死,这可不是那些死囚家人所愿意看见的事情。
由于此次行刑监斩的人是大名鼎鼎的李宏宇,再加上那些受刑者犯的是御案,故而那些刽子手们不敢耍花样,连钱都不敢收:
并不是所有犯人的钱都能赚的,有些钱收了的话可是会烫手的,谁也不想牵连到御案中去
跪在刑场的一些男女忍不住痛哭了起来,毕竟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是人了,谁也不想被砍了脑袋。
被反绑着双手的李可灼被几名差役架到了绞刑架下的一张凳子上,然后用绳套套在了他的脖子上,鼓声一停差役们就会将他脚下的凳子踹倒,接下来李可灼就将体验到死亡的滋味,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